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新科技网快讯正文

少年何小鹏:13年后离职再出发 曾投资小鹏汽车

2017-09-12 07:26:02  阅读:8324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彭心怡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杨阳

  在UC内部,何小鹏依然被每一个员工叫“小鹏”,对外他也十分低调。在并入阿里三年后,何小鹏选择了离职再出发。

  昨天(8月22日)下午,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在内部信中确认,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正式荣退,开启自己新的一段追梦之旅。

  这离何小鹏创立UC十三年,并入阿里三年。

  在微博中,何小鹏感谢了所有人、祝福UC。他表示,"新轮回,终点亦是起点",他将"颠覆自己,享受出发","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还是少年。"

  创业者何小鹏

  何小鹏1977年出生于湖北黄石,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时,导师带了一车学生,给他们推荐了3家企业,美资外企亚信和两家国企,想去哪个企业面试就在哪儿下车。

  车子最先开到亚信,何小鹏和另外3个人一起下了车,导师说:"你们想清楚啊。"于是有两个人回到了车上。

  何小鹏对国企没有兴趣,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就选择了亚信,而另一个一起下车的人没通过面试。

  后来何小鹏回想起来,人生就是跳下车的一瞬间,去其他地方的同学也有创业的,但都不成功,有的因为在国企待了几年,劲头儿全消耗了,也学不到东西。

  到了亚信,何小鹏做过很多部门,从开发部、运维、测试,到客户服务、售前、售后。当时他的老板是广州人,2001年一个月赚5.2万元,已经是广州交个税最高的人之一了,而何小鹏只有几千块。

  何小鹏觉得自己和老板差太远,怎么都赚不到5万多元,为多赚个一两千打工没有意义,说不定创业5~10年后一年赚的钱就能抵得上这些年赚的钱,再加上投简历被惠普拒绝,于是他放手一搏开始创业。

  这样的创业动机很简单,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

  2004年,何小鹏和梁捷正式创办了UC优视,在P2P下载、手机浏览器、邮件客户端3个方向中选择了手机浏览器。

  逻辑是他们认为web环境比较差,手机方面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要找到一个方向,并且这个方向有潜力、比较早期。

  和很多雷同的创业故事一样,何小鹏根本没有想过会做成一家有数千员工、十亿级收入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前三年UC都处于资金窘境,最大的期望是活下去。

  还是首富的丁磊成了他的第一个贵人,不仅提供了资金,还开启了他的宝贵人脉。

  那时,丁磊觉得UCMail和UCWeb做得不错,向何小鹏提供了80万的借款和网易的服务器,还把自己的办公室借给他,而李学凌的办公室正好就在丁磊隔壁,于是何小鹏和李学凌经常在办公室聊天,在李学凌离开网易后,就把俞永福介绍给了何小鹏。

  何小鹏认识俞永福的时候,俞永福还在联想,想投资UCweb,却没有通过。于是俞永福找到雷军希望他以个人的名义投资,而雷军的想法是俞永福去他就投。

  2006年,俞永福离开联想加入UC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整体运营。同年,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了400万元。第二年,晨兴投资和联创策源又投了1000万美元,而何小鹏"隐身"广州潜心产品研发。

  何小鹏觉得自己是幸运的,UC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贵人。"没有丁磊就不会认识李学凌,没有李学凌就不会认识永福,没有永福就不会认识雷军。所以创业成功还要有点运气。在很多转折点,你遇到合适的人,而他们又刚好对你有点兴趣。"

  雷军投资后,让UC放弃了原本和运营商合作的温饱生意,转而发力C端市场,让何小鹏在创业抉择中懂得了舍与得,对他影响深远。

  而俞永福加盟后,UC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进行了一场持续15个月的团队扩充运动,陆续收购了十几家大大小小渠道类、工具类的公司。

  也因为公司的业务和员工数量每年都成数倍增长,何小鹏中午去食堂吃饭不看员工卡已经分辨不出是不是UC的员工了。

  这让UC估值水涨船高,和各方资本交易传言越来越多。2013年,俞永福对外放话:今后市场不会再谣传UC被谁收购,只会有UC收购了谁。

  阿里员工何小鹏

  故事总是具有戏剧性,在成立十周年的时候,UC真的被阿里巴巴收购了。自此UC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UC将整体并入阿里巴巴集团,与阿里集团部分业务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阿里巴巴以UC为主体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俞永福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出任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

  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并购整合。并购前,何晓鹏度过了多个不眠之夜,团队内部也在争论"未来应该做成什么样"以及"会不会面临大清洗"。

  对UC的员工而言,一件事做了这么长时间突然中断,何小鹏觉得"肯定对个人、对于企业的未来都会有一些困惑,这是肯定的。"

  何小鹏在微博上解释了他个人的两个原因,一是考虑到自己的创新窗口、团队的创新和回报窗口;二是马云对UC的思考、看法和整个交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马云给了他一些不同的思路和空间,让他有想法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创新的尝试。

  在加入阿里之后,俞永福意气风发,接手阿里大量移动端业务,开始了漫长的整合期,而何小鹏继续负责UC产品方面的运作。

  在UC,"大学五年级"的文化仍然在继续,何小鹏依然被每一个员工叫做"小鹏"。何小鹏也很少对外发声,这两年,他需要做的是忘了UC是个浏览器,挣脱浏览器的禁锢。

  因为他发现,当他的团队用十年时间专注在手机浏览器上穷尽了这一维度的所有可能时,仅仅一年之间,朋友圈几乎成为了每个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这对UC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何小鹏开始思考浏览器的下一代该是什么样子的。

  另一方面,阿里的文化氛围也给了何小鹏一些启发。有一次何小鹏去开总裁办的会,他发现他们讲的点跟自己习惯的认识不一样,特别是注重对平台参与者的服务。于是何小鹏开始重新从流量如何分配而非如何获取流量的角度去看UC的业务,发现此前的一些思维瓶颈变得开朗。

  2015年初,何小鹏发布内部信称,"完成新兴平台的产品布局后,UC浏览器不仅仅是坐在马桶上看新闻的上网工具,而是成为了集信息导航、移动娱乐、生活服务于一身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

  2015年8月,UC推出了基于浏览器的个性化信息流产品UC头条;第二年,何小鹏在十二周年发布会上宣布UC浏览器正式升级为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并更名为"UC",正式进军内容领域,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3+X矩阵的核心旗舰。

  这是UC创业至今的一次重大升级转型,在完成人找信息的任务后,何小鹏认为到了利用大数据帮助"信息找人"的关口。

  而比起此前遇到的挑战,这一次在阿里体系里有了更多的协同效应,何小鹏说,进入阿里后感慨最多的是"务虚会",考虑得更多,考虑得更远。

  两个月后,阿里移动事业群又再度调整,划分成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重要业务板块,何小鹏出任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与此同时,和俞永福、杨伟东一起组成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业务平台发展小组,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的策略和推进。

  今年3月,何小鹏带着他的新土豆以及一群生态伙伴亮相,宣告土豆全面转型短视频平台。何小鹏表示,"阿里文娱是一个多元化的矩阵平台,有巨大的投入和充足的耐心把这件有趣的事进行到底。"

  但一个月后,何小鹏却提议由UC前首席运营官、阿里妈妈总裁朱顺炎兼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被外界理解为"接班"。予以佐证的是,近几年何小鹏多次在内外场合表示,要"给年轻人机会",是早已有了心意。

  现在,何小鹏的微博认证还是UC优视创始人,产品总裁,给自己的简介是UC联合创始人、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土豆总裁。

  作为一个被阿里吞并的案例,经常会有人向何小鹏请教怎样保持相对独立,他通常会给4点建议:第一,不要对赌,对赌让你的业务走形;第二,规模不要差别太大;第三,要有环境独立发展,比如UC在广州和北京,而阿里在杭州;第四,两者之间最好不是上下游关系,UC干的业务阿里不懂,阿里干的业务UC不懂。

  投资人何小鹏

  在阿里并购UC时,何小鹏其实已经开始了他的投资转型。

  当时,何小鹏正值37岁,通常人到中年就会进入一个危险期,即事业取得一定成就后,陷入某种倦怠。

  雷军给了何小鹏一个建议,放空。与别人的放空不同,何小鹏的放空是去培养团队,以及在原来的维度上寻求突破。

  于是,多年从未休过假的何小鹏去了不同的国家,去了不同的展会,买了各种不同样式的科技产品,也投资了一些科技初创公司。这一切都让他能够换一个维度看事情,每天头脑中蹦出的不再只是流量,内容,商业模式。

  2014年6月,特斯拉对外开放所有专利,鼓励其他企业开发电动汽车。特斯拉的开源让何小鹏看到了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可能性。那时UC刚被阿里收购,何小鹏在经验与财富上都获得了丰厚的积累,加入到了投资人队伍中,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在马斯克访问阿里的一次活动上,何小鹏问马斯克关于专利使用的问题,马斯克说了一句"你们可以拿去用,但是怎么用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有了这句话之后,何小鹏马上开始寻找团队,但他发现懂得造车技术的人并不认可互联网造车的理念,直到后来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夏珩。夏珩说,"我们伴随着互联网一起长大,能够理解互联网思维,所以我能够听懂何小鹏想要做什么。"

  很快,何小鹏和俞永福、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宵光等多位互联网大佬一起出了天使投,与夏珩、何涛、杨春雷一起创立了小鹏汽车,专注于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的研发。

  夏珩将何小鹏称为小鹏汽车的"大天使",因为如果没有碰到何小鹏,他和何涛、杨春雷还在广汽体系内按部就班地工作。

  在之后的时间里,小鹏汽车开始组建团队,员工主要来自广汽、宝马中国、兰博基尼等整车企业和德尔福等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三星、华为、等科技/IT公司。50多人的团队中,几乎都是有七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研发人员。

  去年,小鹏汽车正式发布了首款车型小鹏汽车BETA版,定位为一款纯电动SUV;今年5月,小鹏汽车百亿级生产基地落户肇庆市高新区;两个月前,小鹏汽车再完成了由优车产业基金领投22亿元A轮融资。

  在这期间,国内互联网造车的趋势也越来越热,而有别于小鹏汽车的其他投资人,何小鹏几乎每次都会为其站台,发表自己对于互联网改变汽车行业的观点。

  对何小鹏来说,最初他是不懂汽车制造的,所以并没有全职参与到小鹏汽车的管理中去,更多的是扮演一种创业导师的角色,为小鹏汽车提供关于管理、财务、规划等方面的经验与知识。

  现在,能不能造出一辆不同的车,造出来一台有想象力的车,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景。因此,如果何小鹏在宣布离开UC后,再宣布投入互联网汽车行业,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为此,何小鹏还回复了雷军的祝福,"下一段事业继续以你为榜样,努力做些不同的事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