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新科技网快讯正文

DAU增长空间所剩无几,今日头条的“七年之痒”

2019-08-01 19:16:33  阅读:291811

  字节跳动的主产品今日头条正在艰难度过1.8亿DAU的增长瓶颈期。

  近期举行的6-7月CEO面对面会上,字节跳动掌门人张一鸣谈到,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今日头条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4000万DAU。

  事实上,这一瓶颈的到来早有苗头。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头条的DAU已经破亿,而直到一年半后的今天,却只实现了2000万增长,达到1.2亿。并且,进入2019年之后,DAU一度出现下滑。

  一面是经过前几年野蛮发展的疲态尽显,另一方面是商业变现的迫切需求,今日头条开始坐不住了,并酝酿了两个大动作:一是在年底发布头条系智能手机,期望在智能硬件领域寻求新的突破口,二是重组今日头条汇报线架构,以减少产品和运营因为汇报线复杂而带来的组织摩擦。

  这次调整的背景,在业内人士看来,很有可能是今日头条战略方向的转变。

  头条用户粘性缺失,无忠诚度可言

  成立7年的字节跳动公司似乎也正在经历着“七年之痒”。其中字节跳动的主产品今日头条,更是尽显用户增长的疲态。从QuestMobile数据看,2018年前三季度,今日头条系产品的用户使用时长出现负增长。同时,今日头条的月活用户数增长率也出现大幅下滑。“用户粘性不足”也成为了困扰今日头条最大的问题。

  曾经,借助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扛着“算法推荐”大旗的今日头条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了一大波的流量收割。而当下互联网进入理性阶段,单纯依赖于 “智能推荐内容”,这带来的后果是用户与内容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而且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只是为了流量收益而创作内容,又无法获得忠诚的粉丝,于是抄袭和标题党屡禁不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整个平台没有真正的用户沉淀,作者也没有忠诚度可言。

  张一鸣在CEO面对面会上说,外界认为推荐算法是公司业务核心,其实优质内容才是竞争力。表现上看,似乎是战略方面的转型,不过仔细推敲,“推荐算法”与“优质内容”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难以跨越的鸿沟。

  算法背后实质上是机器所做的枯燥乏味的,冷冰冰的数学计算,计算结果基本上就是后续内容推荐的依据。而优质的内容的信息推送,都被“机器算法”这个中介给替代掉,一切都以利益为中心,违背了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本质。

  究其根源,是头条价值的缺失

  2017年9月份,人民网连发3篇评论文章,批评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单纯依靠算法推荐的平台价值观缺失、制造信息茧房以及走向媚俗化,并且过度追求“眼球新闻”。

  “如果你非要问我头条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是最重要的”。这是张一鸣在之前媒体采访中所陈述的今日头条的价值观。

  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讲“以用户为中心”,今日头条也一直说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但实际上,头条系的产品并不是在为用户服务,而是通过“机器算法”,瞄准人性的弱点,将用户尽可能的捆绑在自己的平台上,让用户为其流量和广告服务。

  因导向不正、格调低俗,今日头条系产品“内涵段子”被永久关停;最近炙手可热的抖音,更是因为内容低俗、虚假广告泛滥被广受诟病,被监管部门严令整改。今日头条对其内容和广告的审核,也时常被舆论报道各种弊端,究其根源,在于对流量及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而以流量变现为商业模式,这注定它无法回归到传播类产品的本质上去。

  另外,侵权问题,自今日头条诞生起就如影随形。在北京海淀法院网站上,搜索“字节跳动”可以找到数十条相关的案件链接,绝大多数都与侵犯知识产权、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相关。

  今日头条头上始终悬挂着这把“版权与灰色内容”的达摩克斯之剑,这也是基于算法在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阿喀琉斯之踵。

  从最初自己号称“内容的搬运工”,到后来业界公认“产品抄袭惯犯”,丢失产品创新基因的今日头条,业务早已进入了发展的瓶颈区。旧有业务无心管理导致风险增大、口碑骤降、用户流失,新增产品又一味模仿重复,创新不足还易“水土不服”。病急乱投医式的“自救”,大刀阔斧的人员架构调整,到底能否突破业务发展瓶颈?字节跳动究竟该如何继续“跳动”下去,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