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新科技网快讯正文

夹缝中的汽车专业学生面试一家凉一家老师转行去搞新东西

2021-06-26 13:25:16  阅读:93156 来源:《财经》新媒体
夹缝中的汽车专业学生面试一家凉一家老师转行去搞新东西

  来源 / 出行一客

  作者 /郭宇 王静仪 李皙寅 编辑 / 施智梁

  八月初,汽车专业研究生张放登上了返回德国的飞机。一起带走的,还有几个月里石沉大海的实习投递。

  四月因疫情回国后,就读于德国知名高校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张放一共投递了五个实习岗位的申请,包括车企和互联网大厂。往年不愁找不到的实习机会,今年却一直都没有回应,在国内白待了几个月后,张放只能用“比较惨烈、见证历史”来形容这段经历。

  相较于往年,不少汽车专业学生都感到找工作变难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相比去年增长40万,创历史最高纪录。难上加难的是汽车类专业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汽车/摩托车行业位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差行业第9名。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汽车行业整体进入下行趋势。“近几年全国各大主流的汽车集团校招规模稳中有降,整体规模较往年有所下降,”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研究部主任刘义告诉出行一客,随着汽车行业向“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方向转型,车辆工程和机械大类专业的需求量在缩减,偏向软件类的人才岗位成为新的重点。

  2019年9月,一张某一线主机厂的签约情况说明流出,这家销量领先的主机厂宣布暂时不再在2020年校招中招收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汽车类专业毕业生。一石激起千层浪。

▲某一线主机厂签约情况说明 / 知乎

  汽车专业学生不再是车企最急需的人才,收入相对科技行业较低的车企也不再是学生们的首选。硕士毕业于C9联盟某顶尖工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的王言对出行一客说:“我们近400个毕业生,去华为占最多数,汽车行业可能不到10%,还包括零部件企业、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其中去整车厂的估计十几人吧,我研究生的课题组进入汽车行业的只有我一个。”

  如何应对汽车专业的就业困局?有高校已经行动了起来。2019年4月,清华大学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撤销了原来的汽车工程系。根据规划,清华车辆学院除了将与自动化系、软件学院等校内其他院系展开合作,还将和丰田、戴姆勒等车企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

  北方工业大学纪雪洪教授告诉出行一客,高校应该通过学科交叉、产学研紧密结合等方式,培养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平衡满足外部需求和培养基础人才的关系,尤其是本科生和专业型硕士,他们本就是要就业的。”

  面试总是面不上

  在某一线主机厂去年9月发出说明之前,同济大学轨道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顾一在找暑期实习时,已经察觉出了一些不对劲,“去面一个面不上,去面两个面不上,就特别奇怪。”。

  顾一告诉出行一客,由于同济大学位于上海,专业排名靠前,再加上上海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车等车企,“(之前)基本上同济的他都会给你机会进去,然后进去了基本都会留用。”

  顾一说,往年大家都想趁着毕业前的暑假先去这几个车企实习,拿到一个转正名额保底,秋招再正式找别的工作——但往年的铁律被2019年7月的暑期实习招聘打破。

  “我去面试的时候,一个部门至少二三十个人在排队,但是一个部门就招一两个人。”顾一意识到,大概汽车行业是在缩招,“而且缩得很厉害”。

  在名校生眼中用来保底的车企们,却是普通院校毕业生难以触摸的天花板。

  来自中部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应届硕士生赵勇告诉出行一客,大家对主机厂的选择上有一套“鄙视链”,合资企业和国企的优先级较高,自主品牌则排在后面。

  但是根据赵勇和同学们的经历,想“够”到第一梯队基本无望,更多的人去了自主品牌。2019年秋招时,赵勇更发现,来学校宣讲的车企中,乘用车企业招聘相对往年少了很多,多的是商用车还有工程机械类。

  “今年因为行业整体不太景气,好多乘用车企业不招人,但有这么多毕业生需要找工作,所以像柳工、潍柴这种重工企业也来我们学校招聘了,工程机械这一块往年很少有人去的。” 赵勇对出行一客说。

  学生们直观的感受与行业统计相符。刘义向出行一客介绍,今年从全国各大车企的招聘需求来看,车辆工程和机械大类专业的需求量在缩减,偏向软件类的人才岗位成为新的重点。

  刘义认为,一是由于过去多年来在车辆工程和机械大类的存量人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新的需求量不大。此外,随着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向“新四化”的方向布局,传统的汽车人才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需要互联网的科技人才、软件人才、复合型的跨界人才的加盟。

  不仅是主机厂,毕业生们意识到,生产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电子等零部件的供应商们的招聘名额也很紧张。顾一曾在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称“联电”)实习的同学发现,联电去年想转正就不太现实,“等着入职的人都在门口排队,别说暑期实习的人了。”

  女生、普通二本、考研失败,蓝殊身上的三个标签每个都在加重她求职的不利。投了两周简历的蓝殊信心受挫,她在微博超话#你最不推荐的大学专业#中写道:女生如果不是真心特别超级热爱机械专业,特别是车辆工程,千万千万别选机械和汽车相关的专业。

  “感觉自己学了个四不像”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汽车行业进入了“不景气”的阶段。英国汽车调研公司 Jato Dynam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LCV)销量8601万辆,比2017年减少约40万辆,同比下滑约0.5%,结束了连续7年上涨趋势。

  具体到中国市场,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是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28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也不乐观,自2019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第12个月出现负增长。

  刘杰2017年本科毕业,进入中部某主机厂从事汽车内饰研发工作,他见证了公司的萧条:“落魄到车间没有自己的产量了,给造车新势力代加工。”

  随之而来的是变相裁员。据刘杰介绍,他所在的车企从2019年开始竞聘上岗,竞聘失败的员工有三个选择:一是待岗,每个月1800元;二是服从公司调剂,去车间生产;三是主动离职,给予员工半个月时间找工作,期间工资照常发放。

  疫情的到来使得这家车企雪上加霜。除了通知员工待岗,工资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之前的绩效工资也被取消。从年初至今,刘杰身边的员工已经走了一半以上。

  缺乏竞争力的薪资和看不清的未来让刘杰坚定了离职的决心,如今的他刚刚参加完公务员省考,并在八月初正式办理了离职手续。

  刚刚入行的王言也觉得,看不到汽车行业的无限可能性,“即使有,那也是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是按照互联网思维发展经营的。我觉得互联网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不是一个量级。”

  然而,作为人才储备库的高校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顾一告诉出行一客,自己这一届的课程设置完全没有变化,“就那么老几样,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这些学分很多的大课拿到现在一点用处都没有。”

  刚念了一年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的杨军同样感到迷茫,“感觉自己学了个四不像”。杨军说,入学一年,新能源方向没学多少,也拼不过专门学电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觉得很尴尬,“早知道我就跨考电气了。”所以碰到学弟学妹们考研,杨军都劝对方跨考电气自动化专业。

  赵勇也觉得,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只是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想深入了解还是要借助网络和实践,更多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纪雪洪向出行一客坦言,行业迅速变革,高校对此应对不足,因为高校存在发展惯性,对于市场的反应没那么快,同时也受师资配备的影响,“本来上内燃机课的老师现在教人工智能也是有压力的“。

  黄金时代逝去,“我还是想留下来”

  曾经,汽车行业也有好日子。上世纪90年代,天津一套小两居需要10万元,而一辆三厢夏利车最高可以炒到13.9万元,夏利员工的月工资已经能达到一两千元,是当地人人称羡的好工作。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业老兵杨龙正好赶在2010年入行,他时常怀念曾经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连工作都是“找上门来的”。临近本科毕业,杨龙去交资料,凑巧看到旁边教室里一个车企在开校招宣讲会,他进去了。宣讲结束后,包括杨龙在内有16个人去面试,最终录取了10个人。“当时只要是工科专业就都招了,包括机械、车辆、自动化、电气等等。没被录取的6人要么是专业不对,要么是四六级没过。”他告诉出行一客。

  在杨龙当时的认知里,进车企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行业规模和增长空间都很大,发展路线明确,“在这个行业里可以一直往下做,不像其他行业可能过几年就不行了。”

  一语成谶,几年后“不太行了”的却是汽车业。2015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机动车限购行列,传统燃油车销量受阻,经销商库存积压。相应的,发展新能源车型是大势所趋。同样是2015年,百度阿里腾讯、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相继公布了自己的“造车”计划。再之后,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滑。

  黄金时代已逝去,还想做技术,是支撑一些人留下的理由。

  “我想了想,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一直觉得我肯定要去做一些技术岗。”在犹豫要不要接受上海市公务员的offer时,这句话在顾一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上海市2020年度选调考场安排 / 受访者提供

  顾一告诉出行一客,因为第一份工作想做技术,想去看看企业里到底在干什么,也给自己留更多的机会和余地。最后,他放弃了公务员,入职了上海某汽车电子公司。

  蓝殊则“打算在机械领域一直苟着”。她受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启发,主人公是一名精通机械设计的学霸,在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一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蓝殊便一门心思地想去学机械,希望能在车企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不想“996”,则是另一些人留下的理由。

  作为同届毕业生里进入车企的那5%,王言直言,不想“996”是他选择车企的主要原因。目前每天8-9小时的工作时间,能让他过上有周末的生活。张放也觉得,尽管车企比互联网大厂收入少,但是不用”996“,不算太累人。

  出于同样的考虑,顾一推掉了华为和网易的两个岗位。在向出行一客说出这个理由时,他刚刚完成了下班、吃饭、健身一整套流程,时针指向晚上九点。

  破局与阵痛

  目前,全国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众多。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机械工程学科评结果显示,参评高校达189所。其中,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等学校的该专业排名位居前列。

  “往年90%以上学车辆工程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但如今,企业挑人取代了之前的人挑企业。”纪雪洪教授告诉出行一客。

  自学后转向计算机岗位,成了一些汽车学生的选择。在张放投递的5份实习简历中,除了车企主机厂的研发岗,还有3份投给了阿里、字节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我投的主要是算法,这是靠自己学的。在学校我们学的主要是MATLAB这种面向工业解决的编程,不学具体的编程语言。算法的东西我们都得自己学。”张放表示,知道互联网竞争十分激烈,更何况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只能多试试多一份机会。

  顾一也尝试投递了互联网大厂和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得益于在读研期间偏软件编程方向的项目经历,去年秋招时顾一便先后收到了两三个软件相关的职位邀请。

▲顾一收到的网易offer / 受访者供图

  刘义也建议,广大学子在通晓车辆领域知识的同时,要拓展通信、大数据方面与智能车辆结合的知识点,为未来的就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除了互联网,张放周围的同学也有想去金融、审计、营销等各种行业的。“大家也都是各种类型的都去尝试,没什么好方法,就只能硬找、多尝试。”

  但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纪雪洪认为,首先,高校应该有学科交叉,多学科培养人才,比如自动驾驶涉及车辆、计算器、软件、自动化等多专业的知识。其次,产学研要紧密结合。在国内,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之间缺少流动性,应该完善高校的考核制度,避免重论文轻项目的单一维度。再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邀请产业专家来指导,而不只是高校的人做决定。

  要破局,免不了阵痛。顾一告诉出行一客,像研究电控系统的老师和现在趋势比较接近,可以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拓,但是研究内燃机的老师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了解到一个研究内燃机的老师完全抛弃了以前的方向,去搞新的东西了,“因为内燃机这个东西确实研究不出来新的东西了。”

  热门领域挤破头,传统领域无人问。江苏大学车辆工程研究院院长蔡英凤向出行一客“吐槽”当下学生“很现实”。因为她的主攻方向是智能网联,在2019年,20几个学生想考她的研究生,像传统的机械工程、研究拖拉机等大型机械之类的专业反而招不到人。

  蔡英凤认为,作为基础研究的核心技术、零部件有很大空间,传统的技术也不会那么快消亡。传统动力和新能源技术应该并重、长期共存。“现在一些自媒体文章有些不好的导向,容易有虚高和过热的情况,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多加引导。”

  距离上次采访蓝殊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虽然还未找到满意的工作,但她表现得很乐观。“多投几个就好了,总有公司会和你联系的。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家门口超市里卖衣服,过年过节还有福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蓝殊、张放、顾一、刘杰、杨军、王言、杨龙均为化名

原标题:夹缝中的汽车专业学生面试一家凉一家老师转行去搞新东西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