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新科技网快讯正文

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材料科学领域提名人

2017-09-17 17:34:11  阅读:883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张远

  材料科学领域

  1、步文博

  人物简介:

  步文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客座教授。1973年10月生,山东菏泽人,南京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步文博是生物医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青年科学家,在新型无机稀土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机理探究和生物医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有力推动了生物医用稀土功能材料的学科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大于10.0的论文23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论文,论文SCI总他引4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兼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及“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成果奖励。

  2、储玲玲

  人物简介:

  储玲玲,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1985年6月生,安徽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她在有机氟化学、可见光催化等方向上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创新性地提出并发展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模式,被美国化学会会刊以封面专题重点介绍,并被成为“卿氟化”;成功发展了一系列可见光催化的羧酸的脱羧官能团化反应,可将从生物肥料简单转化得到的氨基酸等羧酸一步转化为高价值的复杂药物中间体。发表SCI论文24篇,第一作者11篇;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

  3、丁轶

  人物简介:

  丁轶,1975年4月生,江苏常熟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学博士。现为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兼任天津市先进多孔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提名理由:

  他是纳米多孔金属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发展者。发展了电化学去合金化和表面原子层修饰新方法;合成出一系列纳米多孔金属、合金、核壳及氧化物复合材料,揭示了其新颖的结构特性,并对其在清洁能源和纳米催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引用7400余次,H因子45;授权专利28项(含国际专利5项),3项技术已转让;承担863、973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董晓臣

  人物简介:

  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副处长。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等职。1975年3月生,山东人,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他围绕石墨烯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和应用探索。发展了超声分散和常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构建了大尺寸石墨烯基场效应晶体管,实现了对DNA、细胞分泌物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电子检测,阐明了电子检测机制;制备了自支撑结构的三维石墨烯电极,得到了对葡萄糖、过氧化氢、钙离子等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合成了系列近红外染料分子,实现了对体外细胞和深层组织肿瘤以光动力为主的多模式治疗,阐明了细胞凋亡机制;发表SCI论文140多篇;出版和参编专著3部;授权专利8件,相关专利实现商业转让,预计5年内经济效益500万元。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获省级奖励2项。

  5、房永征

  人物简介:

  房永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特聘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理事。1970年10月生,山东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房永征长期从事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在该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主持科研项目16项,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基金等。近年来,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0项,多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可持续绿色空气净化技术” 获2016年上海优秀发明选拨赛金奖,“白光发射量子点玻璃”等项目成果参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并获奖,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上海市育才奖、奉贤区领军人才等称号。

  6、高玉魁

  人物简介:

  高玉魁,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兼任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专家等职务。1973年4月生,河南新乡人。中国航空研究院材料学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他潜心研究表面改性制造技术,提出了表面改性新机理和表面完整性制造新理念,引领“控性制造”替代“控形制造”的中国制造发展新方向。他攻克了神舟飞船自润滑谐波齿轮喷丸薄壁变形难题和长寿命服役的技术瓶颈,确保了载人神舟飞船任务的顺利完成;他给出疲劳失效的预防措施和表面强化改性机制,初步建立了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定寿方法与延寿技术体系;他提出了“控性制造”理念,为中国制造强国指出方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周志宏”青年科技成就奖、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7、韩敏芳

  人物简介:

  韩敏芳,1967年7月生,河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材料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长聘教授、长江学者,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人大代表等职。

  提名理由:

  她是碳基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的开拓者。完成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材料优化和制备技术研究,实现了SOFC关键材料、电池核心元件、电堆模块集成和独立发电系统四部分技术全线贯通,获得一批创新成果并致力产业转化。首次提出了ZrO2基电解质致密化过程中有效控制晶粒长大的三步烧结方法,率先开创了SOFC发电系统在中国市场上的示范应用案例等。推动成立了燃料电池专委会和标委会,加快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发表SCI论文100 余篇,专利20多项,出版学术论著5 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次(排名第1),教学成果奖励、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

  8、黄明欣

  人物简介:

  黄明欣,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兼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学会热处理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等职务。1979年5月生,海南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高强钢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在汽车领域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影响力。近年来,他主要从事汽车高强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所研发的纳米孪晶钢提前达到了通用汽车以及美国能源部对未来第三代汽车钢的拉伸性能的要求,该纳米钢属于第三代汽车高强钢,使用该汽车高强钢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汽车重量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此外,他还独立带领一个先进合金研究团队,研发出当前世界上屈服强度和塑性配合最好的超高强钢(屈服强度为2.2GPa,均匀延伸率为16%),该高强钢可以应用于桥梁钢丝、航空、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做邀请报告。

  9、解令海

  人物简介:

  解令海,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IAM)/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光电材料研究所所长。1976年12月生,山东青岛人,复旦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解令海是塑料电子领域青年领军人,针对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复杂性开展了分子分级设计,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论证SFX替代螺二芴成为第二代螺环材料,构筑纳米位阻、纳米格子与树枝高分子,开拓了傅克分子链接技术合成有机纳米新方向;在四元设计原理指导下,发现了超分子空间位阻效应,提出了分子吸斥协同理论,获得了超薄有机二维纳米晶片,有效指导了分子排列组装纳米晶、相变以及发光材料的理性设计,丰富了有机电子学内涵;研发了世界罕见的超稳定有机聚合物宽带隙半导体蓝光材料、发明了分子电子离子型多媒体半导体。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撰写专著(章节)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等。

1 2 3 4 5 下一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